获奖情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正文

祝贺本实验马仁敏、戴天祥荣获中国光学学会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

发布日期:2022-12-28     点击量:

中国光学学会第十九届王大珩光学奖日前揭晓。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马仁敏研究员获中青年科技人员奖,2019级博士研究生戴天祥获学生奖。

马仁敏,北京大学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学探索奖获得者。长期从事微纳激光物理与器件研究,在激光微型化领域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贡献,特别是解决了金属能否提高激光性能这一纳米光学领域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实现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高性能纳米激光,为激光的进一步微型化铺平了道路。同时发现了若干光场调控新机制新机理,包括能带反转光反射、转角光场局域和奇异点反常自发辐射等,实现了拓扑体态激光、魔角纳米激光、转角纳腔和涡旋微纳激光等。近年来,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被引用9000余次。研究成果入选2018美国物理学会Physics年度重点成果、20182020中国光学十大进展、2020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2020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学术论文。曾获Nanophotonics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王选青年学者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叶企孙实验物理一等奖,2019-2021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奖等。在APS March MeetingCLEONature ConferenceMRS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等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90余次。

马仁敏研究员

戴天祥,2019级博士研究生。在龚旗煌院士与王剑威研究员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集成硅光平台的拓扑光子学器件以及其与量子、非线性和新奇光学现象的交叉领域。其中,“拓扑保护的量子纠缠光源”工作在《自然.光子学》 (Nature Photonics) 发表, 并被选为封面文章,该工作利用光学拓扑边界态的鲁棒性保护纠缠光子对免受加工误差和环境噪声的影响,在未来大规模光量子计算以及可信量子技术的实现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在光学顶会CLEO 2022 做邀请报告,在光学顶会CLEO Pacific Rim 2022上做口头报告并获得Best Paper Award。曾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北京大学学术创新奖、北京大学校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所长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戴天祥同学

王大珩光学奖是于1996年由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出资在中国光学学会设立的基金,并得到了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注资。该奖旨在促进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发展,激励我国从事光学与光学工程领域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与高校学生奋发向上,创新进取。根据《王大珩光学奖条例》,经网络视频会议评审和无记名投票,本年度产生4名中青年科技人员获奖者和30名学生获奖者。自1996年以来,被授予该奖项的35名中青年科技人员、351名学生大多成长为在光学及相关领域引领科技创新的高层次科学家和冲击科技前沿的高素质生力军,数十人次入选国家级重要人才计划。本实验室6位教师和19位研究生曾先后获此殊荣。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