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情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 获奖情况 -> 正文

本实验室一项研究成果入选2021年度(第二届)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三项研究成果获提名奖励

发布日期:2022-02-11     点击量:

近日,由《半导体学报》组织评选的第二届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揭晓。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的可控制备”榜上有名;“高性能半导体魔角激光器”“钙钛矿半导体多晶薄膜‘埋底界面’的创新研究方法”和“首次实现氮化物半导体二维电子气中自旋的电学注入”等三项研究成果获提名奖励。

入选成果“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的可控制备”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叶堉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人工育种,利用相变和重结晶过程制备晶圆尺寸单晶半导体相碲化钼(MoTe2)薄膜的新方法。该二维平面内外延技术,无需以衬底为模板,可以直接在器件基底上实现二维半导体单晶晶圆的可控制备,为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层间互连提供材料基础。相关成果以“育晶、二维外延方法制备范德华2H MoTe2大面积单晶薄膜”(Seeded 2D epitaxy of large-area single-crystal films of the van der Waals semiconductor 2H MoTe2)为题,2021年4月9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 2021, 372(6538): 195-200);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徐晓龙为第一作者,叶堉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full/10.1126/science.abf5825

单晶碲化钼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表征

       提名成果“高性能半导体魔角激光器”由本实验室马仁敏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纳米结构莫尔超晶格中的魔角激光器”(Magic-angle lasers in nanostructured moiré superlattice)为题,2021年8月1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物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冒芯蕊、邵增凯副研究员、2020级博士研究生栾弘义和王少雷为共同第一作者,马仁敏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1-00956-7

提名成果“钙钛矿半导体多晶薄膜‘埋底界面’的创新研究方法”由本实验室朱瑞研究员、龚旗煌院士课题组与合作者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钙钛矿光伏器件的‘埋底界面’研究”(Buried Interfaces in Halide Perovskite Photovoltaics)为题,2021年1月4日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物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杨晓宇、2019届博士毕业生罗德映和英国萨里大学向昱任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朱瑞、龚旗煌和萨里大学张伟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006435

提名成果“首次实现氮化物半导体二维电子气中自旋的电学注入”由本实验室唐宁研究员、沈波教授与合作者完成。相关研究成果以“超薄AlN隧穿势垒层的AlN/GaN异质结构中二维电子气自旋的电学注入”(Electrical spin injection into the 2D electron gas in AlN/GaN heterostructures with ultrathin AlN tunnel barrier)为题,2021年2月9日发表于《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物理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晓玥为第一作者,唐宁、沈波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9771

为记录我国半导体科技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半导体学报》于2020年启动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评选。以我国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机构为第一署名单位,2021年公开发表的半导体领域研究成果46项参与本届评选,经由77位半导体领域专家组成的评选委员会严格评审,产生了10项入选成果和11项提名成果。

相关链接:本实验室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首届)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信息来源:微信公众号“半导体学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网站

 

版权所有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