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全体会议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顺利召开。实验室名誉主任甘子钊院士,北京大学校长、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龚旗煌院士,科研部部长谢冰等出席了会议,孙昌璞院士、谢心澄院士、顾瑛院士、金奎娟院士、贾锁堂教授、许京军教授、沈波教授、刘运全教授等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实验室骨干成员60余人参会。
谢冰部长代表学校致辞,指出实验室在历任主任带领下,已拥有雄厚的人才队伍,在介观物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可喜成绩,确立了国际领先地位。他表示,北京大学将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建设作为科技创新核心任务,通过实体化建设、资源配置优化等举措,为实验室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实验室副主任王新强教授主持实验室工作汇报环节。实验室主任刘运全教授首先介绍了实验室由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成为全国重点实验室的重组历程,随后就实验室重组规划和未来工作,从实验室重组定位、目标任务、建设举措及年度重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实验室成员宋博研究员、王平研究员、马仁敏教授、王剑威教授、朱瑞教授依次汇报了在光晶格-光镊混合量子模拟和计算平台、强极化氮化物铁电半导体、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混合”集成量子光学、反式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
与会委员在讨论环节充分肯定了实验室重组成效和2024年度取得的研究进展,认为实验室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建议实验室持续开拓创新、突破认知边界以及核心技术瓶颈,产出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北大贡献。最后,龚旗煌院士作总结发言,对与会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支撑,必须强化有组织科研,既要鼓励青年科学家勇攀科技前沿,更要推动骨干成员开展协同攻关,着力突破"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学校在人才和项目等方面大力支持实验室建设,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提供了坚实的各类保障。面向2035年科技强国建设和北大203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实验室要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优势,提升团队协同攻关能力,在推进前沿探索研究的同时,着力突破国家重大需求中的关键问题。龚旗煌强调,要始终秉承协同创新的团队精神,推动实验室实现跨越式发展,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