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实验室2002年大事记

发布日期:2002-01-07     点击量:

2002年1月7日, 校长许智宏、常务副校长迟惠生、校长助理林建华、"985"办公室主任羌笛、理学部主任甘子钊、科研部部长朱星等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到物理学院进行了"985"项目中期检查工作。我重点实验室人员承担的几个主要的"985"项目,包括甘子钊教授主持的宽禁带半导体项目、龚旗煌教授主持的光学项目和欧阳颀教授主持的生物物理项目接受了检查,有关工作得到了学校的充分肯定。

2002年1月21日-22日,2001年度实验室学术交流会在物理大楼212召开。会议共安排了19个学术报告,甘子钊院士和秦国刚院士等约40位教员和博士后参加了会议。会议全面展示了本实验室在2001年的工作成果并充分讨论了实验室新的一年工作计划。

2002年2月,我重点实验室史俊杰教授、蒋红兵副教授、秦志新副教授和潘新宇博士分别获得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

2002年3月13日,经实验室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在实验室原有的青年基金基础上,设立《创新基金》。用于快速支持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和新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本基金鼓励实验室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进行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研究,提高我重点实验室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水平,推动和发展创新性研究项目。

2002年3月,我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学院合作项目"混合型聚合物光折变材料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获得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2年4月, 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福仁教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蒋红兵副教授获得"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2002年4月,我室杨威生教授领导的表面物理研究组所承担的子项目为"纳米结构与物性综合测试及相关新技术探索"获得国家重要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资助。项目名称为"钠电子运算器材料的表征与性能基础研究"。

2002年6月3日,由凝聚态所和中科院物理所主办的第三届国际量子中心年会在北京大学召开。

2002年6月4日,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审查了《创新基金》的申请报告,会议决定批准陈晋平的"巨磁阻材料的物性研究"等8个项目获得首批《创新基金》,《创新基金》是我重点实验室在原《青年基金》的基础上今年新设立的项目,目的在于鼓励和促进我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水平。

2002年8月29日,由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物理学院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2002年秋季学术会议暨中国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祝会"于8月29日-31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这是物理学界的一次盛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物理学界元老、两弹一星功臣彭恒武院士和王大珩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陈佳洱,副理事长杨国祯、甘子钊、赵忠贤、陈和生以及其他来宾和会议代表近300人。中国科协书记冯长根教授、我校常务副校长迟惠生与会并致辞。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陈佳洱院士作了题为"中国物理学会70年"的专题报告,对中国物理学会70年的历程作了回顾。赵忠贤院士代周光召副委员长作了题为"20世纪物理学发展的回顾及21世纪物理学的展望"的报告。报告回顾了现代物理学所走过的历程,充分肯定了现代物理学在科学进步中的带头作用。他特别指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人类认识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原子能、半导体、超导、激光等都依赖于这一基础,它不仅深刻影响到其他相关学科,而且直接导致了半导体、计算机、光通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和发展。29日中午,我校举行招待会欢迎来宾和代表。校长许智宏院士专程从重要会议赶回致辞表示欢迎和祝贺。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15篇,在会上报告206篇,其中大会邀请报告5篇,分会邀请报告66篇,涉及物理学的12个领域,会议代表分别来自于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80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

本届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的大会邀请报告分别由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甘子钊院士、赵忠贤院士和张泽院士主持。我国两弹功臣、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86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院士报告了他最近的创新性工作:金属jelurium自由电子的关联能(超越Hartree-Fock近似),提出了比Hartree-Fock近似更好的多体问题方法,使与会者受益匪浅,尤其是他这种毕身献身物理研究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精神更使大家深受教育。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赵光达院士介绍了他在粒子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粲偶素物理与量子色动力学。美国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张希成教授的大会邀请报告介绍了有关T射线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他的报告通俗易懂又是最新的前沿工作,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清华大学的朱邦芬教授的报告:强THz场下半导体中动力学量子干涉和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薛其坤研究员的报告:克隆纳米团簇则报告了他们最近在半导体和表面物理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以上精彩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本届中国物理学会秋季会议分为:A)粒子物理和核物理; B)原子、分子与光物理;C)等离子体物理;D)人工结构与低维物理;E)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F)表面物理;G)强关联与超导;H)磁学;I)软凝聚态物理;J)液晶物理及应用;K)物理教学、物理学与社会;L)交叉学科与其他等12个专题进行分组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张焕乔、贺贤土、以及来自台湾大学的黄伟彦和蔡定平教授等著名学者分别在分组讨论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

北大物理学院作为东道主共有30多位教师参加了会议,提供了20余篇报告,其中大会邀请报告1篇;分会邀请报告9篇。有刘川、刘玉鑫、林宗涵、俞大鹏、杨威生、欧阳颀、尹道乐等教授担任了分会的主席。会议报告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反映了我国物理学工作者在物理学各个研究领域中取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分组讨论会上代表们开展了热烈讨论,会议为工作在各个领域的物理学家提供了学术上相互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与会者感到受益匪浅。

10月8日,我实验室仪器更新改造计划可行性报告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论证。实验室将获得科技部支持的300万元的更新改造费。

10月9日-10月12日,由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甘子钊院士和超快光科学联合中心主任徐至展院士担任会议主席的2002年全国强场激光物理会议顺利召开。我实验室主任龚旗煌担任会议秘书长。蒋红兵博士应邀在会上做邀请报告。有来自国内外120名代表参加会议。

10月15日,我实验室在今年国家基金申请中获得好的成果。秦国刚院士项目"硅基电致发光和激光"获光电功能材料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支持;欧阳颀教授、史俊杰教授、章蓓教授、马平副教授和龚旗煌教授获面上项目支持;刘春玲副教授、于彤军副教授、王宏利副教授和冉广照博士获青年基金支持。

2002年10月,我实验室林宗涵教授指导博士孙庆丰的论文“介观体系瞬态量子输运的理论研究”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2002年11月,我实验室俞大鹏教授通过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五批特聘教授评审,成为我实验室第三位特聘教授。同期,汤超教授被聘为“讲座教授”。

2002年11月,我实验室主任龚旗煌教授荣获第五届“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2年11月19日,科技部基础司张先恩司长、调研员闫金等一行5人在校科研部副部长刘波博士陪同下考察了我实验室。实验室主任龚旗煌教授、俞大鹏教授、张国义教授、张朝辉副教授、陈晋平副教授和蒋红兵副教授等分别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

2002年12月,我实验室又获两项863项目资助。它们是欧阳颀教授负责的"DNA生物计算机的进化算法及信息读取的研究",批准经费达150万元。王福仁教授负责的"高温超导量子干涉仪及其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批准经费150万元。

12月9日,林建华副校长、科研部朱星部长和刘波副部长、物理学院院长叶沿林教授来我重点实验室考察并座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甘子钊院士、副主任戴远东教授;实验室主任龚旗煌教授和副主任张酣教授;长江学者俞大鹏教授等参加座谈会。大家针对实验室运行机制、与学院关系、人员编制、学术带头人和关键技术人员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2002年12月我实验室获得两项海外青年学者基金资助。它们分别是:李浩(合作者欧阳颀)和姚南(合作者俞大鹏)。

版权所有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