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本实验室两项研究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发布日期:2021-04-29     点击量:

2021425日,首届光学前沿高峰论坛暨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马仁敏课题组的基础研究成果“金属钠:助推等离激元光子器件走向应用”和肖云峰课题组的应用研究成果“双倍频程展宽的芯片级光频梳”成功入选“2020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

获奖成果介绍:

金属钠:助推等离激元光子器件走向应用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是光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振荡耦合形成的一种元激发,在微纳光子器件和光子集成、超分辨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室马仁敏研究员课题组与南京大学朱嘉、周林、祝世宁团队等,基于液态金属旋涂技术,首次展示了金属钠微结构的制备和近红外波段室温低阈值纳米激光器。碱金属本征的低损耗特性和独特的电化学性质将有力地推动新型等离激元功能器件的发展。相关成果以“稳定高性能钠基近红外等离激元器件”(Stable, high-performance sodium-based plasmonic devices in the near infrared)为题,发表于《自然》(Nature, 2020, 581: 401405);博士后毛逸飞为共同第一作者,马仁敏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306-9。                                                    


双倍频程展宽的芯片级光频梳

光学频率梳作为具有确定梳齿频率间隔的光频标尺,在精密测量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肖云峰教授、龚旗煌院士课题组等利用非对称光学微腔中的混沌辅助宽带动量变换,实现覆盖两个倍频程、4502000 nm超宽谱光梳的激发与高效率收集,打破了国际微腔光梳的谱宽纪录,并且首次在混沌微腔中观测到锁模孤子脉冲存在的证据。相关成果以混沌辅助的超宽谱微腔光频梳Chaos-assisted two-octave-spanning microcombs)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2336);2019级博士研究生陈豪敬为论文第一作者,肖云峰和物理学院2008级本科校友易煦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5914-5

奖项介绍:

“中国光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由中国激光杂志社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15届,旨在促进中国优秀光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推动中国光学事业的发展。凭借高学术水平的候选成果,以及严格公正的评审机制,这一奖项备受业界认可,具有高度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本年度评选活动经过首轮推荐、初评、终评三个环节,48位评审专家综合考虑候选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20项优秀的光学成果,其中,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研究类各10项。

信息来源:http://www.opticsjournal.net/Columns/ZGGX?type=view&postid=PT21042600003LiOkR

版权所有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