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新闻 -> 正文

“原子分子动力学超快光场成像和调控”成果获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发布日期:2021-04-14     点击量:

日前,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北京大学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的刘运全、吴成印、彭良友、龚旗煌教授等完成的项目“原子分子动力学超快光场成像和调控” 获自然科学一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飞秒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动力学是目前超快科学的前沿领域,是认识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的重要基础。该项目团队建成国际先进的强激光场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实验平台,包含国内首台强场超高真空电子离子符合测量的动量成像谱仪和载波相位可控超快激光系统等,极大增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能力。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下,项目组围绕原子分子强激光场隧穿动力学、电离阈值附近的谐波辐射机制、电子关联、原子分子结构成像等方面开展研究,发展了多套大型并行计算程序,包括在国内首次开发出精确求解全维He原子以及H2分子双电子含时薛定谔方程的程序包,理论和实验密切结合,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学术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提升了我国在强激光场原子分子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该项目部分成果曾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2)、中国光学重要成果(2012, 2013),获首届中国光学科技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2019)等荣誉。项目组成员应邀为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报道》(Physics Reports)等撰写强场物理和阿秒物理领域的长篇研究综述。

奖项介绍: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旨在鼓励高等学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世界科技前沿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设立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青年科学奖。经评审委员会评审、奖励委员会审定和教育部批准,2020年度授予289项成果和8位青年教师相应奖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35项,技术发明奖40项,科学进步奖114项。

近五年,本实验室已获得3项该奖项,包括:

肖云峰教授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青年科学奖;

方哲宇研究员等人完成的项目“新型微纳光子器件原理及应用研究”成果获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

肖立新教授等人完成的项目高效有机蓝光材料及其介观结构发光器件研究成果获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版权所有 ©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9号北京大学物理大楼    邮编:100871